恩格斯为什么会走上革命道路? 恩格斯走上革命道路和他的原生家庭有很大的关系。 恩格斯是富二代。富一代白手起家的,没有走革命道路的,因为他们发家致富的过程就是脱离原生阶级的过程,他们往往对原生阶级有一种骨子里的鄙视和仇恨,爬得越高,仇恨越大。资本家的生活每天都是算计,都是斗争,要和官吏斗,要和无产阶级斗,还要和其他的资本家斗,每一次斗争都是心灵的一次蜕(tui)变,一将功成万骨枯,资本增值的过程就是人心灵黑化的过程。 富二代就不一样了,富一代因为吃苦太多,往往倾向于让富二代少吃苦不遭罪,富二代很多就好像红楼梦里面的贾宝玉一样,花柳繁华地,温柔富贵乡。由于受过良好的教育,甚至会有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,所以,无论苏联还是中国,很多富二代都参与甚至领导了革命。 恩格斯的父亲老恩格斯,类似于中国的农民企业家,信奉读书无用论,王健林的金句:清华北大不如胆子大。胆子大一点比什么都强。王思聪评价他老爹,说他爸没文化。五大导师里面,马克思是博士,列宁是大学肄业,就是上了大学,但是没拿到毕业证。毛主席是中专,斯大林学历不高,是中学毕业,但是他毕业了。西方和中国现在不一样,他们是小学,中学,大学,不像中国中学还分初中高中,而恩格斯呢,是中学肄业。就是说五大导师里,恩格斯的学历最低。 恩格斯是军迷,马克思一家给他起的外号叫将军,因为恩格斯走哪都是一副将军的派头。死后被称之为无产阶级军事理论家,说他是无产阶级思想家、哲学家、革命家也就罢了,就当了一年大头兵,没上过前线,说他是军事理论家这就是瞎扯。中国也有军迷群体,相当一部分都是大院子弟,有钱有闲家里还有社会地位,军迷的特点是眼界开阔而且个个都有远大抱负。能力大小不知道,抱负都是很大的。军迷恩格斯的梦想是做一个伟大的军事家,出将入相。其实,让恩格斯继续读书学习,他也未必就能出人头地,就好像王思聪离开他老爹的扶持,自己上社会上混,大概率啥都不是。恩格斯全名弗里德里希·冯-恩格斯,德国人名字带冯就好像中国姓赵一样,尽管是贵族,但是恩格斯含赵量很低。恩格斯背后的资源就是他老爹的家族企业,恩格斯家族没有权力背景。但是恩格斯自己不这么看,尤其是年少轻狂的时候。不让恩格斯学习深造,让辍学去当办事员,这在恩格斯眼里,相当于毁了他的将军梦。恩格斯觉得他这辈子应该去统帅千军万马,波澜壮阔,英雄盖世,而不是去当什么农民企业家。恩格斯17岁辍学,到自己家公司当办事员,17岁,花季年龄,正是有梦想的时候。 通过恩格斯这个事情就能看出来,家庭教育对孩子而言是大事,影响孩子一生,教育方法很重要。极端的管教和极端的溺爱导致孩子叛逆性都 极强。马克思家庭就是溺爱,恩格斯就是严格管教,斯大林家庭管教的更夸张,还带皮肉之苦。毛主席在延安见美国记者斯诺,谈阶级斗争,说自己小时候和他老爹毛顺生闹矛盾,自己如何反抗,讲的绘声绘色,唾沫横飞,他和他老爹闹矛盾和阶级斗争屁毛关系都没有。他老爹靠个人奋斗成了地主,踏实能干吃苦耐劳,还有精明的特质,毛主席的精明就是从他老爹那遗传的。站在毛主席老爹角度,就是恨铁不成钢,毛主席不爱劳动,没事就读野史,这在农村叫二流子。 恩格斯走上革命道路纯粹就是误会,误打误撞。自然了,你也可以理解根源是社会矛盾。都是上水泊(po梁山,都是走上革命道路,但是具体到某个人身上,有他的独特性。恩格斯走上革命道路的起因是激烈的家庭矛盾父子冲突,出于对原生家庭的叛逆,恨他老爹,爱屋及乌恨屋也及乌,恨天下所有和他老爹的同类,仇恨资本家。恩格斯对工人阶级的同情源于他自我认同自己也是被压迫者。 家庭对恩格斯的影响还有正面因素。恩格斯有一个很奇特的才能,会20多门语言,教科书给出的解释的是恩格斯天赋异禀。问题是,天赋异禀的人海了去了,中国14亿人,不用说20门语言,就算20的四分之一,能说好5种语言的,可能全国范围内都是凤毛麟角。现在14亿人里面有人会20门语言吗?我没调研过,大概率是没有。为什么恩格斯会20门语言?这就和弹钢琴踢足球一样,靠自己摸索走野路子没有长远的,所有的天赋异禀都是后天刻意训练的结果。之所以恩格斯在语言方面天才,这和他的原生家庭有关。恩格斯的父亲是把恩格斯作为未来国际化的资本家培养的,他老爹是真心的希望恩格斯优秀。恩格斯的确没有辜负家族对他的期望,非常的优秀,但不是他老爹希望的那种优秀。 马恩讲:无产阶级没有祖国。这个观点太具颠覆性了,马克思这么讲可以理解,因为马克思是犹太人。当年犹太人在每个国家都是贱民,不招人待见,个个都是恨国党。恩格斯是正儿八经的德国人,之所以支持这个观点,就是因为他从小就是作为国际人培养的。在他老爹的意识里,只要能发财就行,在哪个国家发财不重要。垄断资本家形成全球视野并不难,这是工作需要。但是无产阶级形成全球视野可太难了,绝大部分无产阶级一辈子都没出过国,你让他怎么形成全球视野?为什么科学社会主义是有产阶级的知识分子创造的,因为无产阶级就没这个意识。 问题来了,为什么他老爹希望恩格斯优秀,还把恩格斯弄个中学肄业?这其实和人的认知有关,就好像毛主席认为最锻炼人的是社会大学,知识越多越反动。王健林讲清华北大不如胆子大,恩格斯中学肄业,不是家里供不起,也不是他不想上,纯粹是因为他爹想把他培养成新一代资本家,初心是没问题,问题是他爹不按照科学规律办事,满脑子都是多快好省,拔苗助长,搞速成资本家,结果给玩脱了。恩格斯他老爹之所以让恩格斯辍学,不是他不想恩格斯优秀,不是他不想让恩格斯学习,而是他认为学历没用,真正的知识不是课本上,而是通过做生意通过实践得来的。让恩格斯辍学的本意,不是祸害恩格斯,而是想尽快让恩格斯成长起来,他不仅想让恩格斯成功,还想走捷径。站在他老爹角度,恩格斯的将军梦就是一个笑话。让他早点辍学,把恩格斯培养成家族接班人是关心他爱护他。 家庭矛盾其实很常见,但是像恩格斯父子成仇的不多,一方面,作为成功的企业家,恩格斯的父亲比较强势,恩格斯有样学样,也很强势。两个性格强势的人碰一起,矛盾就格外激烈。另外一方面,恩格斯是大儿子,恩格斯他老爹之前没有当爹的经验,怎么给人当爹也是一门学问。恩格斯他老爹想法再正常不过了,你看中国这些做生意的企业家,培养孩子的思路都和恩格斯的父亲一模一样。恩格斯他老爹的问题是操之过急,欲速则不达。他太渴望自己有个优秀的儿子,因为太渴望所以严格要求,因为严格要求以至于折磨恩格斯,然后又被恩格斯折磨,他们父子两个就是相爱相恨。后来恩格斯的弟弟们就没那么多事,因为他爹摸石头过河,被恩格斯折磨之后变聪明了。我们现在妖魔化恩格斯的资本家老爹,设身处地的考虑,现实生活中,他老爹是再正常不过的人了,不太正常的反而是恩格斯。 之前发生北大吴谢宇弑母案,就是因为家庭对他期望值太高,操之过急导致他逆反心理。区别在于吴谢宇把家庭矛盾在家庭内部解决,恩格斯是广阔天地,大有作为,把他的满腔怒火直接冲着社会制度去了。 正常而言,随着人年龄的增长,过了叛逆期,再有点社会阅历,会理解他父亲的良苦用心,慢慢回归正常的生活。很多人都是被社会毒打之后才发现,家才是温暖的港湾。 但是恩格斯特殊,因为他在叛逆期的时候,碰到了对他人生影响至深至远的一个人:马克思。
|